日前,山西省工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 《山西省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我省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为打造我省工业企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建设“智造”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西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在铸造、煤机、焦化、钢铁等特色产业中研发出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大标志性智能装备产品,突破一批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到2025年全省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达到200项。
核心产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加速推进能源装备煤机装备、重型机械、汽车、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矿山,在重点产业集群区强化布局优势,实施智能化改造;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产品研制周期、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大幅降低。
示范引领效果显著
到2025年,建成5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应用场景,并全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培育50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5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累计发布100项以上智能制造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推动形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超过500户工业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规划》要求,
其中: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