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闫晨曦代表四届市委所作的报告,事关民生福祉,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临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行动指南。
未来5年
临汾将发生这些变化
1、蹚出“双碳”倒逼传统产业高端低碳发展的临汾路径。
2、建成具有临汾特色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3、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焦化产业基地”。
4、形成千亿级现代绿色钢铁产业集群。
5、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5%。
6、形成五百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7、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有较大影响的五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8、2025年煤成气产能达到100亿立方米,形成五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9、实施尧都高新区信创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信创产业基地。
10、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集群。
11、加快乡宁、永和、侯马、吉县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探索建设特色航空小镇。
12、力争储备项目总投资动态保持在3万亿以上,优选500个标杆项目。
13、2025年开发区工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到80%以上。
14、力争临汾、侯马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15、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
16、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
17、加快沿黄文化旅游带综合开发和壶口、乾坤湾5A级景区创建。
18、推进丁村遗址、陶寺遗址、尧庙、晋国博物馆等重点景区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19、打造黄河风情游、根祖文化游、生态康养游、历史研学游、红色体验游等优质线路。
20、重塑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超等商业业态、鼓励大型商贸中心和特色商圈升级。
21、做大做优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22、2025年全市主要金融指标在全省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位居领先地位。
23、打造一批“花园乡村”,留住乡情味和烟火气。
24、2025年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等五个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
25、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0个以上。
26、全面推广“全产业链农业生产托管”临汾模式,2025年农业托管面积达到50%以上。
27、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1亿公斤以上。
28、加快推进老旧仓房改造和粮食收储企业“退城进郊”,建设现代粮食物流园区。
29、打造吕梁山生态脆弱区保护、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湿地植被恢复、太行山水源涵养三大纵向生态屏障,完成营造林100万亩。
30、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的青年来临汾创业发展。
31、扶植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小升规”企业年均增长10%以上。
32、加快设立临汾(侯马)综合保税区,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大幅提高经济外向度。
33、大力推进“南方略、北龙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34、实施“临汾技工”品牌战略,形成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劳务品牌。
35、推动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和升本工作。
36、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公办学校建设。
37、全面抓好教育“双减”工作落实。
38、加强与全国一流医疗机构合作,培育“十个重点专科、百名学科带头人、千名技术骨干”。
39、实施市中心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疾控中心新改扩建项目,打造“十五分钟就医圈”。
40、高标准实施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实验区”建设。
41、加快河西、老城、东城、涝洰河、尧庙“五个片区”建设改造。
42、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完成“环城外环、快速中环、核心内环”建设。
43、利用古城墙、关帝庙、鼓楼、铁佛寺、财神楼等传统文化元素,塑造综合文化街区,让城市留下记忆。
44、打造一批县城亮点和精品建筑,建设各具特色、靓丽多彩的现代化美丽县城。
45、推进在建的隰吉、黎霍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实施临浮、洪大、安沁、浮沁高速公路建设,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临浮高速公路项目。
46、推进国道341、108、309改线工程。
47、大规模实施市域大水网配套小水网建设,全力配合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前期工作。
48、推广安泽“说事议事厅”经验做法,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临汾品牌”。
49、推进“学习强国”临汾学习平台建设,加快“临汾云”综合客户端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50、打造世界飞镖故里、中国围棋之源、沿黄网球名城、三晋射击强市、区域冰雪中心、航空运动佳地六张“体育名片”。
未来五年
全市上下
坚决贯彻“1355”发展战略
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
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崛起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