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立刚,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马晓静,山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张尚礼,省发展改革委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处处长王瑞鑫,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5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立刚,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马晓静,山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张尚礼,省发展改革委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处处长王瑞鑫,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主题是新基建专项规划。我们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立刚,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马晓静,山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张尚礼,省发展改革委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处处长王瑞鑫,请他们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立刚介绍有关情况。
王立刚:
各位媒体朋友,
一、规划起草背景
去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当前,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基建的内涵、外延也在不断演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基建工作,成立了由林武省长任组长的山西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基建规划》由楼阳生书记亲自谋划,林武省长统筹安排,胡玉亭常务副省长挂帅领衔,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清华大学高端智库及相关厅局反复研讨论证,高质量编制完成。
二、我省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1.6万个;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营,服务外向型企业100家以上;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23.36万架,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61%;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产业基地,获得第16届全球运营商奖最佳项目,成为唯一获奖的亚洲数据中心;全国首座5G煤矿在我省新元煤矿正式落成;运城市入选首批8个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之一;T-10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核心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煤层气制备金刚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个火力发电厂5G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完成。
三、规划主要内容
今天发布的《新基建规划》对我省“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谋划部署,并对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作出展望:
到2025年,全省5G基站累计达12万个;全省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0万架,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降到1.3以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6个以上;打造能源互联网试点城市3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县20个左右;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全省新基建规模和发展水平基本满足我省“转型出雏型”需要,助力我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展望2035年,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均衡协同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创新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我省“全面实现转型”、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围绕《新基建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打造数字基础新底座、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基础设施新能力、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筑牢基础设施新屏障六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等19项重点任务,65条具体举措,囊括5G通信网络、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政府、互联网医院、数字校园、新型智慧城市等一批重点工程。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光临,希望通过各位朋友的宣传报道,让全社会关注新基建,参与新基建,共赢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马学英:
谢谢王立刚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按照惯例,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十四五”时期,《新基建规划》提出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处处长
王瑞鑫:
谢谢这位记者提问。
为加快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新基建规划》提出“新底座、新动能、新高地、新能力、新体系、新屏障”六大战略任务。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
一是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基础新底座。“十四五”期间,实施网络基础设施夯实工程,全省建成5G基站12万个,打造5G无线宽带城市。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5000Gbps。实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全省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0万架,形成数据中心集聚区4个。
二是赋能融合基础设施,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推动10座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和1000处采掘工作面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数字校园、互联网医院等数字融合新模式。
三是提升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十四五”期间,力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30个。
四是推动关键要素创新,打造基础设施新能力。围绕技术、数据等一些关键要素,实施技术要素能力提升工程,数据要素共享开放工程,全面激发关键要素流通活力,释放关键生产要素蕴藏的巨大价值,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赋予基础设施新能力。
五是促进均衡协调发展,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推动我省与周边省份开展新基建区域合作、共融发展。结合我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乡发展规划布局,引导各市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新基建体系。开展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县建设,推进新基建向农村延伸,构建省市县乡村均衡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格局。
六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筑牢基础设施新屏障。贯彻国家安全战略,统筹新基建发展和网络安全的关系,实施增强网络安全保障工程,提升重要新型基础设施稳定可靠运行水平,构建一体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这个核心任务,不断加强研究,狠抓规划落实,全力推进新基建工作取得新成就。谢谢。
山西晚报记者: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请问《新基建规划》对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有哪些具体支撑?
山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
张尚礼:
谢谢记者的提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陆续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领域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数字经济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今年两会期间,楼阳生书记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强新基建力度、加快主要领域应用场景全覆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比重、加力支持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数字经济生态。《新基建规划》主要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支撑。
一是打造数字基础底座。《新基建规划》立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范围的界定,进一步拓展关键要素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网络安全的概念和范围,凸显对新基建认识的承上启下,强调要“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通过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构建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等新基建重点任务,夯实全省数字基础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