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中国钢铁做一个正确的评断?在2019(第八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院长给出了总体的判断,他表示从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技术装备水平、钢材的进出口优势、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来看,中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已经处在世界钢铁一流的方阵,是有望可以率先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先进行列的产业之一。】
70年来,经过中国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钢铁行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钢铁强国之路展现出光明前景。据李新创介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从产品的供给能力、高端产品的研发与供给、产品的质量品牌、工艺技术装备、单体技术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钢铁工业进行了基础研究,这六个方面与世界领先的国家相比,全面第一。从而得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已经处在世界钢铁一流的方阵,是有望可以率先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先进行列的产业之一的科学结论。
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有3个国家曾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或长期保持世界钢铁产业的领先优势,英国引领了80年,随后美国引领了70年,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工业重心,是人口规模、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结果,展望未来,也不会有同样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出现,所以李新创强调中国钢铁将引领世界100年或100年以上。一个国家包括一家企业要发展都必须发挥比较优势,那么对中国钢铁的正确判断至关重要,国家、企业、包括为钢铁服务的产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都需要坚定信心,李新创呼吁,在过去发展中我们没有突破性的、变革性的、引领行业技术,今后就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不能光靠总量,而是要靠我们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管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一系列的引领。
有了正确的判断,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中国钢铁要怎么做?
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产业正处于由数量向高质量过渡——强化环保的阶段,全行业需要强化环保提升,深入推行超低排放,要将环保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结合、同步攀升,提升整体环保绩效水平。同时还需推进兼并重组,打造8000万吨级的钢铁企业3-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以及一批特色的钢铁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钢铁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每一家企业的健康发展,李新创在阐述中国钢铁企业提质增效路径时表示应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全流程全方位执行超低排放的环保提升之路;淘汰落后产品、提升量大面广产品、发展高端产品的产品做专之路;搭建全方位产品盈利管理分析的成本优化之路;形成闭环的全产业链的产业协同发展之路;基于CPS的钢铁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构建的智能制造之路;构建为利润负责的经营模式的管理提升之路;聚焦优化产业结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之路等,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全面提升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