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恒钢铁集团的利润在山西省的钢企中排名第二。但是,对于立恒集团来说,最大的亮点不是利润,而是环保绩效。在按照山西省临汾市污染物超低特别排放标准要求进行环保治理后,我们的环保水平达到了一流水准。”1月12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8年理事(扩大)会议召开期间,立恒集团总经理张天福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说。
把环保治理提升到政治高度
2017年初,临汾市二氧化硫浓度“爆表”事件发生后,该市为焦化、钢铁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要求二氧化硫排放低于30毫克/立方米,氨氮化物排放低于150毫克/立方米,与二氧化硫排放低于50毫克/立方米、氨氮化物排放低于500毫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相比更为严格。
张天福表示,面对“环保风暴”,立恒集团从不含糊,把环保治理提升到政治高度,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要求。
张天福介绍,临汾市要求立恒集团的环保治理项目在2017年11月1日之前必须完成,并且要求企业停产治理。“为了完成治理任务,立恒集团全员行动,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开展工作。比如,我们只花4天就建成了一个封闭料仓。”他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立恒集团大概只花了20天就圆满完成治理任务,创造了治理达标时间较短的纪录。
另外,立恒集团还将环保治理工作拓展到周边村镇的散煤等污染源治理。
“老百姓取暖、做饭所使用的散煤硫含量高,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很大。为了减少临汾市的硫排放,立恒集团主动担责,出资购买优质低硫煤,免费送给临汾市曲沃县的居民使用。”张天福说,虽然立恒集团额外花了不少钱,但是,当地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是对立恒集团所做工作的较大肯定。
临汾市环保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10月1日~12月12日,临汾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6.9%,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7.9%,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2.1%。
“2017年,立恒集团在环保治理方面投入了5亿多元,不仅进行了多项环保技术改造,还将公司的房子、脱硫设施、环保除尘设施等用涂料刷新了一遍,现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张天福说。
将化解过剩产能推向深入
“2018年,化解过剩产能仍是一件重要的事,仍是一项主要任务,绝不能够放松。但是,下一步该如何深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未来,我们将做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深入推进去产能。”张天福强调。
张天福表示,2018年如果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做不好,有可能会使钢材市场行情变差。因此,政府的去产能手段一定要强硬,而且去产能一定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张天福指出,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一是要将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做到更加公平。“化解过剩产能是件好事,问题是要消除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要解决高炉大修之后容积变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高炉在检修之后,容积变大了,500立方米高炉变成了8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他强调,一定要解决好“假高炉容积”问题,清除治理“假产能”,避免产能越检修越大,最终导致产能减不下来,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要解决“地条钢”死灰复燃的问题。三是通过兼并重组,取得更好的化解过剩产能效果。“企业兼并重组后,可以实现区域钢铁产能的有效结合,把不环保、不节能的产能去掉,留下优质产能。”张天福说。
2017年11月19日,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揭牌成立。该公司由立恒集团与星原钢铁重组建立。
张天福介绍,晋南钢铁按照“减量置换、装备升级、环保优先”的原则,拟投资60余亿元,在园区建设2座186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建设2座150吨转炉、2台300平方米烧结机,建设年产178万吨焦化二期项目及配套建设2条年产20万吨乙二醇生产线等,并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谈及2018年立恒集团的发展,张天福说:“我对2018年充满信心,我们可以依托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优势,实现更好发展。一个家要有卧室和厨房才算完美,如果把山西省比作厨房,把北京市比作卧室,山西省仍充满发展机会。但是,我们应该争取少排放‘油烟’。”2018年,立恒集团将争取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实现客户“超市式”采购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