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现场动员
搬运煤袋
煤塔平台倒运煤袋
煤塔料仓装煤
上新皮带
校正皮带
拆旧皮带
皮带扒口
安装硫化机
现场指挥
检修人员掠影
本网讯(记者 王鹏征)“面对当前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我们要敢于发扬‘亮剑’精神,通过不停产检修的方式,保证皮带更换期间焦炉正常生产,在行业内创造新的立恒奇迹;要把此次在线检修作为典型案例,写入立恒发展史册,在全公司树立学习榜样,鼓舞全体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7月5日早上6:00,在焦化厂办公楼前,总经理张天福用慷慨激昂的话语,打响了焦化厂备十皮带不停产检修的攻坚战役。
据了解,焦化备十皮带是混合煤进入煤塔的最后一道环节,总长度150多米,位于45米高的煤塔顶部,承担着每天五六千吨入炉煤的输送任务,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焦炉正常生产和焦炭产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不管是公司焦化厂还是其他焦化企业,从以前的检修进度来看,更换这条皮带最少需要停产检修12小时。目前,备十皮带经过两年半的使用,皮带的胶皮层已严重磨损变薄,皮带接口出现裂纹,急需进行更换。此前,焦化厂曾三次提出检修申请报告,由于种种原因,公司一直没有批复。为了避免停产检修造成的损失,公司打破以往检修惯例,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后,制定了一套创新性的检修方案,在备十皮带更换期间,采用人力辅助上煤的办法,确保焦炉生产不受影响,并计划于7月5日实施检修。
为确保此次在线检修任务顺利完成,焦化厂多次召开检修协调会议,对检修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梳理,制定详细周密的检修计划,成立了运煤组、电气组、皮带检修组、割皮带组、安全组、后勤保障组等多个小组,明确责任人,逐项落实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焦化厂厂长侯奇虎告诉记者,对备十皮带采用不停产在线检修方式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性检修模式,主要涉及到两个重点,一个是快速高效地完成备十皮带更换,一个是组织人力保障焦炉正常生产用煤。尤其是运煤任务,存在所需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吊运跨度大等困难。为此,该厂提前一周开始组织员工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加点用编织袋装运了5000多袋混合煤,并整齐堆放到煤塔底部;在停产检修前,该厂精心协调生产节奏,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煤塔内存满了煤,并组织员工在平台下煤口两侧储备了上千袋煤,方便检修时使用;提前一天将吊车协调到位,协助检修人员在煤塔顶部切割了一个天窗,作为上煤的通道;提前安排炼焦车间检修工制作了5个吊篮,便于将袋装煤放入吊篮,然后由吊车运送到45米高的煤塔平台上。
7月5日早5:00,焦化厂参检人员、备件、吊车等已经到达指定区域,开始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情况。6:45,备十皮带停机,煤塔上的检修人员开始对清扫器、溜槽护皮进行拆除;煤塔下方检修人员开始用皮带夹板固定到新皮带一端,利用吊车将新皮带吊运到煤塔顶部。7:15左右,吊车将新皮带吊运到位,检修班长王东杰指挥检修人员将新皮带接头处放到机尾旧皮带上,并用4组固定板把新旧皮带固定到一起,随后采用旧皮带拉新皮带的办法,缓慢将新皮带拉动到位。在此期间,由于煤塔距地面较高、皮带自身重量大,地面检修人员先后对150多米长的新皮带安装了4个皮带夹板,由吊车分4次进行吊装;煤塔顶部检修人员以每次1.5—2米的速度缓慢点动皮带进行运转,并每隔30米左右安装一套固定板。在转动皮带过程中,由于皮带表面光滑使不上劲,新皮带多次出现了跑偏现象,现场的十几个人费劲全力也无法让沉重的皮带移动起来,情急之下,副厂长余耀庭想出用绳子套住皮带进行校正的办法,厂长侯奇虎亲自带领所有在场人员喊着“一二、一二……”的号子,一次次地用绳子将皮带校正到位。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10:00左右,新皮带终于拉升到位。检修人员用倒链固定好皮带后,开始对新皮带接口处进行扒口、打磨、刷胶、粘胶皮等处理,然后用硫化机对皮带接口进行加压加热硫化。负责割旧皮带的员工都刚下了夜班,为了企业的发展,他们在岗位坚守了12个小时后,顾不上休息,就赶紧加入了切割旧皮带的战斗中。紧张的检修作业让所有人员忘记了饥饿和疲惫,此刻大家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再快点”,用最快的速度恢复皮带运转,让下夜班的同事们能够早点回家休息。
此次检修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早上不到6:00,总经理张天福亲自带领由办公室保卫、小车科、监查处、炼铁厂、炼钢厂等单位50多名员工组成的突击小组来到检修现场,协助焦化厂完成运煤任务。张总亲自将突击小组划分为4个小组,每组10人,轮流上阵。同时,他还对吊篮煤袋装运数量、装运时间和现场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冲锋在前,打一场漂亮的检修仗。经过简单分组后,各个突击小组快速投入了紧张的运煤战斗中。其中:第一突击组由公司保卫人员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退伍军人,身上充斥着一种敢打敢拼、干脆利落的军人风采,一直在公司组织的义务劳动中担当着“战斗尖兵”的角色。只见他们争先恐后地搬起四五十公斤重的煤袋,仅用了不到5分钟就将近二百袋煤装入了吊篮。其他突击小组也同样不甘落后,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战斗精神,使出全身力量快速将一个个吊篮装满。不知何时,黑色的煤粉已经沾满了他们全身,脸上的汗水混合着煤灰往下流,把所有人都化妆成了“大花脸”。在休息间隙,许多人不顾地上的灰土,直接躺在地面上休息,当任务来临时,他们又不顾身躯的劳累,再次投入到了紧张的搬运劳动中。
在45米高的煤塔顶部平台上,焦化厂运煤组负责人李东海手拿对讲机,一遍遍地呼叫着地面上的吊车,远程指挥着吊车驾驶员把装满煤袋的吊篮从天窗内平稳放置在煤塔平台上,连续几个小时的现场指挥后,他的嗓子都喊得嘶哑了。负责卸煤袋的员工只要看到吊篮放稳,就立刻抢身上前将吊篮内的煤袋搬运到紧随身后的推车内,然后由工友们推到煤塔的下煤口处,快速倾倒入煤仓内;在运煤现场,焦化厂生产副厂长李秀丽、电仪车间主任杨马利两位女同志,主动承担起了整理袋子的任务,与所有男员工一样不顾满脸黑灰,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由于焦炉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煤仓内存煤量下降很快,现有人员的运煤速度眼看着无法赶上生产节奏。为了保证焦炉生产不受影响,焦化厂的夜班员工在割完旧皮带后,再次拖着疲惫的身躯加入到运煤的行列中。期间,总经理张天福亲自带头扛起沉重的煤袋,一边与员工们并肩作战,一边激励员工们的干劲,乌黑的煤粉沾满了他的衣服和脸庞,一眼看去几乎认不出原本模样;看到员工们干得汗流浃背,口渴难耐,张总又组织人员将西瓜送到了检修现场,亲自为大家切西瓜解渴。总经理的以身作则和亲切关怀,为现场所有员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家拧成一股绳,犹如蚂蚁搬家一般,将一袋袋煤快速倒入煤仓内,使生产节奏保持了稳定。
直到下午4:00,新备十皮带终于硫化完成,开始进入调试状态,即将恢复正常运转;地面堆放的5000多袋煤也全部搬运到了煤塔顶部,焦炉生产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所有检修人员在连续奋战了9个多小时后,终于完成了此次不停产检修的壮举,甚至比计划时间还提前了2个多小时。据测算,此次不停产检修,为公司挽回了50炉焦炭的损失,同时下游的焦油、粗苯、煤气发电等工序均保持稳定生产,至少为公司多创效益上百万元。为了感谢检修人员的辛苦付出,总经理张天福当即表态为所有参加检修的员工每人发放300元奖金,让大家备受鼓舞。
这次注定会载入立恒发展史册的检修奇迹,完美诠释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伟大力量。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次检修,才能切身体会到立恒人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顽强斗志。我们相信,立恒人这种关键时刻勇于亮剑的拼搏精神,必将在公司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立恒集团赢得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