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山西省“十三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全省新型材料产业将力争实现“两个提升、两个优化”,到2020年,全省新型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持续优化,成为引领、支撑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打造“一核三板块”的空间布局
“一核”,即打造太原都市圈新型材料产业研发和生产核心区,以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太原、晋中要充分发挥山西科技创新城、大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人才、技术相对集中优势,建设成为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和新型材料产业研发高地。
“三板块”,即构建三个区域性的新型材料发展中心区,晋北板块重点是发挥大同、朔州、忻州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煤系高岭土、铝合金、镁合金、新型建材、化工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晋东南板块重点是发挥长治、晋城发展基础和优势,打造特种玻璃、化工新型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集群。晋南板块重点是发挥临汾、运城产业基础和优势,打造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我省将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创新、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带动行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同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现代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集聚,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化生产的格局。到2020年,新型材料骨干企业集团产值占全省比重的50%。
加快“互联网+”改造
山西将积极跟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型材料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加速融合。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大数据应用,发展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服务业态。同时,积极引导新型材料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销售和广告营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渗透,发展异地协同设计、网络众包、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模式。力争到2020年,新型材料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比例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