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专家话“新常态”:少关注速度多关注转型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01 13:27:21

       据新华社信息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各种有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多位权威经济学家表示,不能把经济放缓趋势混同为“新常态”,新常态是一种愿景,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出路在改革,要“少关注速度,多关注转型”。
       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表示,2014年是中国经济迈向健康稳健的“新常态”的开篇之年。“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把握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点和趋势。
       “中国面临的经济新常态跟国际社会讲的新常态在内涵上有明显不同。”业内专家表示,国际社会讲的新常态主要指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低迷态势,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括的九个特征,更多表现为“增速适度、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当前中国经济总的态势是增速稳中趋降,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对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能盲目乐观,同时要意识到,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稳增长,而解决好产能过剩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重大课题。
       多位专家警示,“新常态”下要关注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在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处于上升阶段时,中国经济却面临下行压力,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的趋势性放缓,并非短期现象,而将是中长期的。通过对增长态势曲线的研究分析预测,“十三五”将会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一个坎儿”,经济增速将由“十二五”期间的8%下滑到7%,之后增速会继续下滑。
       尽管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但专家们一致表示,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需要从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等方面加以推进,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对中国来说,新常态是一个愿景,是实现经济发展从原先数量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转变为经济提质增效的增长,这一目标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改革。他建议,深化金融改革,应从妨碍新常态向远景目标发展的制度缺陷入手。“新常态下,不要专注于速度,而是要看结构、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