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钢铁新闻网 前不久,以高盛、摩根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开始密集调研我国钢铁行业。今年5月份开始,高盛调研团队就前往太钢不锈、华菱钢铁等钢铁企业。除了钢铁相关股票股价便宜、行业整合潜力值得期待、钢铁行业盈利拐点可能已经临近三大因素之外,让他们乐此不疲的是,我国正在研究取消近9年来禁止外资控股钢铁企业的规定。
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稿取消了钢铁、煤化工设备、起重机械等重化工领域的外商投资限制。尽管细则尚未出台,但是开放的姿态已经摆出。“股比的限制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不如放开限制让企业之间充分竞争。”业内认为限外之闸得以打开是一种必然。但此次放宽的限度有多大,仍然是一个疑问。
我国钢铁在经历兼并重组、多元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多种途径的自我改革后,仍未能彻底摆脱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投资粗放、管理低效等问题。如今,再次开放限外之闸可谓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钢铁等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产业,让外商投资进入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目前,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饱和,外资企业要想挣钱,必须要生产高端技术产品,仅靠生产大路货挣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钢铁行业来说,低端产品外资也没有什么兴趣进入。”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外资只会关注高端钢材产品,这些产品我国无法制造,外资很可能通过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来控制相关企业。
当然,过去我国对钢铁行业的外资限制并没有阻止外企向这一领域投资。比如,安赛乐米塔尔、浦项等外资公司在我国市场均深耕多年。限外闸门即将开启的消息一出后,奥地利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奥钢联集团就在其官网上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投资建设至少15家钢铁制造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家曾表示,外资可以在钢铁行业中发挥一些积极作用,对外方一些新技术的引用,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外资进入钢铁行业的积极一面应该被重视,但也有专家认为,进一步放开钢铁行业外资准入限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国内钢企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能让竞争能力较弱的民营中小钢铁企业加速洗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外商投资国内钢铁领域的不止是政策,市场和公司战略也是考虑的重点。同样受到冲击的外资钢厂自顾不暇之时,是否仍有加码中国钢铁领域的热情和实力。
如今,同质化严重导致产能过剩,这是钢厂经营困境的一大重要原因,但业内人士表示,钢企产能过剩主要还是结构性过剩,一些技术门槛、质量要求较高的高端产品在需求中仍有市场。“这也是外资应该看重的地方,高端技术换取市场,仍然可以达到双赢。”业内人士表示。
从长远看,外商投资的引入对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个产业如果总是受到政府的保护会有负面影响和代价,会影响其在技术革新和竞争力方面的效率和动力,而放开让外资进入参与竞争实际上是好事,它能够增强我国企业的危机意识,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如今,我国钢铁行业景气度不断下滑也为国际钢铁巨头通过参股、项目合作等方式进入我国提供良好的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通过高端技术进入我国,便可以大肆建厂制造高端钢材,仍要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布局和规划,否则也会面临出局的危险。
行业动态
我国正在研究取消禁止外资控股钢企的规定 外资进入有利于钢铁业结构升级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9 11: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