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商品市场一路走熊 谁是大宗商品熊市大赢家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11 10:49:27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在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均有多个品种创下近五年新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商品市场也一路走熊。其背后,有着美元走强的跷跷板效应,也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减弱因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是最大赢家?
                                                        谁引来“熊出没”
       中国需求的减弱无疑是大宗商品当前最大的利空之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8月份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显示,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33.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实现利润总额是4825.6亿元,同比下降0.6%。
       业内专家分析,主要原因首先是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放缓,同时现在单位成本费用由降转升。此外,投资收益增速持续下降,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利润增速明显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是多数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虽然央行在4月份以来推行了“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但是7月份以及8月份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却并没有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这使得市场关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落空。此外,除了中国因素之外,美元走强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等海外因素也是造就商品熊市的重要诱因。
                                                             熊途有多长
       大宗商品市场要实现由熊转牛,业内人士认为,一个是中国启动大规模刺激计划;另一个是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新需求“大户”替代中国,重新引领大宗商品市场牛市。
       从中国因素来看,“调结构”依然是政策的重心,大规模刺激计划出台的概率极低。在“调结构”的政策核心下,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的程度也将有所下滑。随着转型的逐渐深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将进一步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动新需求的增长,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
                                                        商品低价 谁最受益
       对于中国、印度这些资源进口大国来说,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购买成本的大幅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将加大其利润空间。其次,大宗商品价格有利于通胀率保持低位,这从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8月份CPI回落至2%就能看出。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低价的商品和较温和的通胀,也为其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环境。
       但对于经济增长对资源出口依赖较重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巴西等资源出口大国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意味着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小,对其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近期不断贬值的澳元就是最好的说明。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而言,大宗商品处于低位利于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使全球经济的通胀预期保持在低位,同时也给国内政策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即目前推行的“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货币政策不至于引发国内物价全球上涨。业内人士表示,“原料价格下跌,尤其是能源价格下跌非常有利于美欧工业经济复苏,也有利于减小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反过来刺激美元重新走强,从而有可能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自我强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