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步入攻坚期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15 16:18:36

       据新华社信息  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进入下半年后,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在全国各地加速推进。多家央企率先试点,十多个地方省市也已公布国企改革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旨在改变国企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激活整体经济活力。而随着改革逐步从宏观层面演化到微观操作层面,新一轮国企改革正步入攻坚期,民营资本心存顾虑、配套政策和法治环境不完善、既得利益阻挠等“硬骨头”将制约改革进程。
       按照方案,多数省市将在2017年初步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将提高至60%-70%不等,到2020年将全部完成改革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营效率。而在国有资本经营和管理方式上,政府要由过去‘管企业’的方式向‘管资本’的方式转变。”虽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但客观而言,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市场环境和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是产权保护和产权流动的法律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国有资本经营效率低下、管理不够灵活、决策信息不够透明等自身问题可能会让不少民营资本“望而却步”。
       以广东为例,虽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民营和外资经济基础雄厚,同时具有完善的市场化机制优势。但广州国资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去年这些上市公司的利息支出居高不下,珠江啤酒、广州友谊、广州浪奇等公司利息支出超过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高额的利息吞噬了国企大量利润。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国企利润虽然继续增长,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地方国企更是如此,庞大的债务让不少国企利润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民营企业有些是不想混合,还有一部分是不敢混合。”专家表示,“国企经营收益率总体偏低以及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治等机制尚不健全,也让民营资本有所顾虑。”
       专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完善政策法规,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解除民营企业的担忧。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按照‘管企业’的办法实行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会有担心,因为其对公司大政方针都没有发言权。”吴敬琏说。混合以后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要激励和规范并重,公司决策机制、薪酬分配体制等都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