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入夏以来,北方持续高温南方多地暴雨 旺季不旺 建材系集体“中暑”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7 10:43:09

        据新华社信息  连日来,北方多地高温、南方多地暴雨令国内期货市场建材品种几乎“中暑”,螺纹钢与玻璃期货主力合约双双“萎靡不振”,价格录得历史新低。
        业内人士表示,在影响建材板块的供需、成本、资金等层面都利空的局面下,政策利好或将成为本月的唯一期待,但即便螺纹钢、玻璃期价位于历史低位,由于行业资金问题仍在发酵、房地产市场转入深度调整,本月建材板块整体走势仍难乐观,或将继续寻底。
                                                   螺纹、玻璃期价创新低
        与官方制造业PMI回升的趋势一致,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反弹至49.4,进一步确认了中国经济正在企稳,但企稳态势仍显微弱。本月3日,汇丰银行公布的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汇丰PMI)终值为49.4,高于4月份的48.1。
        国家统计局本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4至50.8,创5个月新高,且为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作为期货市场建材板块的螺纹钢、玻璃并不“领情”。本月3日,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RB1410盘中一度探至每吨3040元低点;玻璃期货主力合约FG1409跌幅更甚,盘中跌破每吨1100元关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钢市低迷已是“没完没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螺纹钢期货价格连连下挫,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4.7%,超过前一年10.48%的跌幅;“同病相怜”的玻璃期货价格在今年累计跌幅也接近15%,4月份以来跌幅有扩大之势。
                                                       基本面乏善可陈
        螺纹钢如此跌法令市场摸不着头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螺纹钢期货价格创出新低,是由其产业背景和未来市场预期决定的,可以说内忧外患。
        业内分析人士称,多年来我国粗钢产能一直无序增长,导致钢厂产能过剩,也刺激了国际铁矿石大量增产,铁矿石现已进入大量供应阶段。全球四大铁矿石巨头供应量大增,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增大;国内房地产行业有望形成拐点,市场消费需求下降,投资者对房价预期悲观及消费者购房意愿不足,导致今年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直接影响螺纹钢消费。
       “国外供应快速释放、国内消费增速下降,直接导致螺纹钢处于长期熊市阶段,目前的低迷格局还将延续。”分析人士说。
        从供给层面看,由于今年成本下降幅度总体大于钢价,钢企开工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4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29.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中钢协统计的5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82.41万吨,也是同口径的历史新高;5月中旬尽管环比回落1.29%,至180.05万吨,但依然维持在高位。
        从需求层面看,“西本新干线”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环比反弹14%,同时基建投资在微刺激政策作用下也出现加快,5月份国内市场终端需求环比总体有所改善。不过,在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以及房地产行业迎来深度调整的局面下,5月份国内钢市需求改善幅度有限。
        唯一乐观的是库存。截至5月23日,全国钢材库存已连续12周下降,累计降幅达29.4%,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低20.6%。不过5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环比增长4.9%,较去年同期高9.6%。
                                                      短期需求小幅下降
        唇亡齿寒,玻璃市场同样弥漫着低迷气氛。“受暖冬影响,去年提前消耗了今年春季的一部分消费,导致今年在整体需求上逊于去年同期。”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主要是玻璃社会库存持续上升,但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新屋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出现负值。
        入夏以来,北方持续高温,南方持续暴雨。业内人士表示,对本该是消费旺季的螺纹钢行业来说,夏季高温多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施工进度,导致短期需求小幅下降,本月钢市仍将保持旺季不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