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官员独董”纷纷卸任 终结“政商旋转门”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08 08:45:56

        据新华社信息  国内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近期密集召开,几乎每天都有至少一名独立董事去职。A股市场迎来上市公司“官员独董”离任潮,饱受质疑的上市公司“政商旋转门”正在谢幕。
        相关资讯显示,年内发布独董离任公告的上市公司超200家。省部级“官员独董”接连去职,兼职官员最短任期仅9天。
        于2001年被引入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旨在通过独立董事来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尤其是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但这一制度却因“政商旋转”、“一人多职”及“董而不独”频频受到质疑。
        根据2012年年报统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一度共640余个职位由前官员担任,同时过百人次身兼超过4家公司独董。“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人脉广泛、对公司有帮助的人担任独立董事。”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透露,“官员的声望和积累的人脉关系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聘请退休官员担任独立董事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但是,退休官员任独董,因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规则的隐蔽,被诟病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而饱受质疑。虽然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的规定,但是中共中央组织部2013年10月颁布的1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被外界一致认为是此次“离任潮”的主因。中组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意见》下发后,共清理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4.07万余人次。其中,对省部级干部兼职更从严把关,共清理229人次。上市公司热衷聘请前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政商旋转门”逐渐遇冷。 
        市场人士分析,兼职“曲线”收益消失,促使部分独董“隐退江湖”。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独董自身独立性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业内人士建议,要有对独董的单独考核评价制度,独董薪酬不能由其任职的上市公司直接发放,避免独董因经济利益不能“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