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做每一笔投资前,都应该明确:自己的风险和收益目标,投资标的的预期风险收益特征,投资周期。只有投资标的的周期、风险、收益三个特征与自身目标相匹配,才能被称为一次符合逻辑的投资行为。
具体分四步:第一步:设定投资目标:要明确自身的目标收益和能承受的风险。第二步:分析潜在标的:详尽地分析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是多少?潜在风险又是多少?第三步:设定投资周期:为以上两步按照投资的时间周期,再次细分短、中、长期不同的风险收益程度。第四步:根据时间周期细分后的标的风险收益状况,将自身目标与投资标的相匹配,筛选出相吻合的投资策略,再从中选定更优的方案付诸实施。
投资的本质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同时承担尽可能少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投资周期,来测算投资标的的风险收益比。如与自己的投资目标相契合,就可以介入;如果与自己的投资目标不契合,那就应该坚决避免此类交易。如果一个人长期执行与投资目标不相符合的交易行为,那结果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譬如连续大幅上涨的强势题材股。其特征是短期持续上涨概率大,但是长期来看,当热点转换后,最终还是要下跌的。此时投资者如果制定短线计划,承担短期风险获取短线收益,是正确的投资逻辑。但是如果由于短线未能盈利而转为长期持有,则个人目标与标的特征不匹配,将承担标的长期下跌的后果。多数大幅亏损的投资者都是在操作短线失败后转而长期持有。因此,短线计划不能随便变成长线计划。
再譬如,长期低迷的超跌股,预期行业拐点将出现,中长期会上涨。这类股票与中长线投资的目标相匹配,但不适合短期操作,因为无法预知爆发点何时出现。许多投资者错失了大牛股,并不是因为没选出来,而是对本来需要中长期持有的股票,采取了短线操作。
在千变万化的股市中,投资者要做到:逻辑清晰、计划周全、风险收益匹配,当标的的风险收益特征已经不符合自身目标时,要承认错误从头再来。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乔永杰)
宏观经济
投资须谨记风险收益匹配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18 1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