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国内钢铁业洗牌在即 行业乱象亟待清理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2-24 14:09:28

        据新华社信息  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一场由地方政府引导的钢企兼并重组大幕于年初悄然开启。1月6日,成都市将2009年钢产量在100万吨以下的7家小钢铁企业整合为四川省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整合重组,组建晋南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也宣布到2017年将钢铁产能削减6000万吨。虽然兼并重组可以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不过该行业中的无序扩张、污染环境及违规占地等固有顽疾能否在此轮钢企重组大潮中被彻底化解,引发业界普遍关注。
                                                             投资冲动依旧
        在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然而减产难,减掉已建成的产能更难。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已开工项目51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2699亿元。其中,炼铁在建产能3000万吨,正在设计2800万吨,规划建设1700万吨;炼钢在建产能2200万吨,正在设计1000万吨,规划建设170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国内炼铁和炼钢总产能将分别达到9.15亿吨和10.2亿吨,折合粗钢产能达到10亿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钢铁业陷入这种被动局面的症结在于钢铁企业的扩张冲动仍在继续。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模式需要反省,钢铁制造等行业的困境恰恰是企业优化内涵和产业升级的机会。
                                                            污染屡禁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经公布,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便率先贯彻实施,试图治愈钢铁大省“硬伤”——产能过剩所加剧的重污染。
      “作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唐山市环境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非抓不可的地步。”河北省副省长、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表示,不过,化解产能过剩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唐山的钢铁企业众多,对治污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监管并非易事。
       另据报道,去年12月20日,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新金钢铁有限公司突然全面停产,原因则是前一天相关媒体的一则《雾霾中的邯郸》的报道中,提到了新金钢铁及其武安钢厂的污染和排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对此,工信部在近日对纳入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作出调整,删减了包括新金钢铁在内的两家钢铁企业。事实上,钢铁污染屡禁不止现象不仅发生在河北。
       业内专家提出,要给企业释放一个明确信号——轻易不会伸出经济援手。这样才能使难得的市场倒逼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该淘汰的淘汰、该兼并的兼并。
                                                           违规占地成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产能过剩波及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空前。但这绝不仅仅是钢铁市场饱和,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和铁矿石资源无序开采和浪费,更多的危害在于盲目投资引发的违法占地对耕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10年前,震惊全国的“铁本钢铁项目”违规一案,系江苏常州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800万吨钢铁项目,涉嫌违法占地近6000亩。此案在国务院专项检查组的督办下,该项目不仅被彻底叫停,涉及失职违规的8名政府和有关银行的相关责任人也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铁本公司法人代表也被公安机关刑拘。不过,如此严厉的处罚并没有遏制住各地钢铁项目违规上马的冲动,违法占地现象层出不穷。
       业界普遍认为,实现土地资源保护和企业的规模效益,关键在于各级地方政府如何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为重,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地方局部的利益保护主义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钢铁产能趋于科学发展,并走向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才能使国家的铁矿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开采,才能从根本上制止和遏制因盲目扩张造成违规占地频发的现象,才能确保中国钢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